太宗遗言 唐太宗李世民病重,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,对太子(唐高宗)说:“李勣这个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,恐怕你难以驾驭。我现在把他贬到外地,你继位后马上召回,这样他就会对你感恩。如果安排他任务时,流露出一点点犹疑推诿的苗头,就立刻杀掉。”李勣接到圣旨,连家都没回,直接去了外地。 李勣就是徐懋功,隋唐演义里瓦岗寨军师徐茂公的原型,他归顺李渊父子后,给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。李世民非常重视他,赐姓李,曾经亲自给喝醉睡着的李勣盖上衣服。李勣也看出了唐太宗的意图,为了表示驯服,行李也不收拾,家人也不告别,马上去往外地。 这则故事出自《唐语林》,原文仅六十二个字,却刻画出了李世民的阴险狠毒和李勣的睿智。世间都把玄武门事件中被杀的李建成、李元吉当作坏人,真相恐怕未必。最起码,李世民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仁慈。当时李建成是太子,事变后,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也全被诛杀。史籍由胜利者书写,都是给失败的对立面加上一堆罪名。
及第风波 唐玄宗时,王如泚的岳父是宫廷艺人,玄宗想给他一个官职,王如泚岳父跪拜说:“臣不要官职,如果皇上想要加恩,就免去臣女婿考试,直接成为进士吧!”皇上答应,给礼部下了圣旨。 侍郎李暐去报告主管应试的右丞相,丞相问:“王如泚的水平怎么样?够免试的资格吗?”李暐含糊说道:“也还可以!”右丞相说:“国家选拔人才不能含糊,才能不是很突出,就得让他参加考试。”然后上奏,重新让王如泚考试。 当时,王如泚因为皇上特许,已经在家大摆筵席庆贺,礼部送来公文,主客都很失落。选自《唐语林》 西平王教女 西平王李晟的女儿嫁给了吏部官员崔枢。李晟过生日的时候大宴宾客,女儿也在场。吃饭时一个崔府婢女匆匆而来,附在女儿耳边说了好一会儿。李晟女儿点点头,婢女离去。 李晟问什么事,女儿说:“公公身体有些小恙。”李晟怒道:“作为一个儿媳妇,公公病了不管,却给父亲过生日,哪有这个道理?”他把女儿赶走,宴席散后也去往崔家探视。 〔选自(《唐语林》)〕 (李晟是唐朝中期名将,号称“万人敌”。)
陶四翁 宋人陶禹锡的高祖开染坊,人称陶四翁。四翁当时不是很富,染坊规模中等。有一次,陶四翁用四百万钱买了一批染草。有个职业中间人看到说:“这是用过的染草,已经不能做染料了。” 四翁不信,经纪人说:“这些草里的染料都被蒸掉,表面又处理了,因此看不出来。不信你蒸一点儿看看。”四翁试验,果然是废弃之物。 经纪人说:“不要发愁,我给您牵线,分卖到各个小染坊去。”四翁说好的。 此日,经纪人到来的时候,四翁已经把那批染草一把火烧掉了。他说:“我吃亏就算了,不想再害别人。” 后来,陶家大富,子孙有好几人中举,陶禹锡就是其中之一。《北窗炙輠》 (陶翁当时也想把废染草卖掉,思考一晚上决定烧掉,真实可信。)
妾却盗 沧州城南,强盗打劫了一个富户,主人夫妇都被绑住,仆人们不敢反抗。一个小妾逃到厨房,对做饭的婢女说:“主人被劫持,我们无法和强盗搏斗。房顶也有强盗望风,但是他们看不道屋檐下的情况。你从后窗出去,顺着房檐下走,告诉仆人们偷跑出去,骑马持械埋伏在四五里之间。 强盗会在四更天离开,太晚了就会被人发现。走的时候必挟持主人同行,走一二里就会释放,如果挟持太远,他们担心暴露去向。 看到主人被释放,一部分人赶快出来把主人接回,另外一部分人跟在强盗后面。相去半里,强盗返身就快逃,强盗前行就继续跟踪。强盗怕跟到他们的巢穴,就会扔下财物离开。” 婢女跳窗出去安排仆人,用这个方法果然人财全部保全。婢女得到重赏,起先正妻和妾不睦,从此也改变了态度。主人问小妾如何想到这个方法,小妾说:“我父亲曾经是强盗首领,他对我说过,强盗最怕人用这种方法,今天果然奏效。”《阅微草堂笔记》 乐君 达州人乐君,不修边幅,样貌也不像读书人,但很博学。他家境贫困,给人做塾师为业,家里有一妻二子,一个跛脚的婢女。乐君教学宽松随意,授课时常嬉笑,从不发怒。就算孩子们调皮戏谑也不生气。
一天中午他正在教课,婢女来报告没有米了,乐君说:“稍安勿躁,一会儿就有了。”妻子很生气,从内室跳出来,拿起桌上的戒尺击打乐君头部。乐君被打倒,学生们哄笑着把他扶起来。 这时,正好有人送米来,乐君一点没和妻子生气,仍旧笑着说:“你看是吧,我没骗你,米来了!”然后照常授课,和平时一样。《避暑录话》 |